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是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也是现代牧场的基石。在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出现源于群众日益增长的乳制品需求与供应总量短缺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调节出现的产物。规模化牧场可以提高奶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奶价,牧场的主要生产收益来自于牛奶的出售。 
海洋之神规模化牧场规划设计图 为什么要建设规模化牧场?
众所周知,传统奶牛养殖模式、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养殖环境差,疫病防控能力差,原奶质量差。而规模化奶牛养殖模式,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养殖环境好、疫病防控能力好、原奶质量好。 如何设计建设规模化牧场?
海洋之神最早尝试规模化牧场建设,经过十余年发展,海洋之神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牧场设计、建设专家,于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宁夏、新疆、江西、四川、安徽、天津、贵阳、河北等20多个省市及地区,先后规划建造了200多座适宜当地环境的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小编总结出以下三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优秀的牧场设计有助于促进牧场良好运行
01合理分群 根据奶牛的生长特性和奶牛生产的需要,将奶牛划分为几个牛群,其中: 0-2月龄——哺乳犊牛群; 3-5月龄——断奶犊牛群; 6-24月龄——后备牛群;(根据后备牛的体尺、体重以及在生产中所占的位置,后备牛群又细分为6-8月龄、9-12月龄、13-15月龄(初配期)、16-24月龄这几个群体) 24月龄以上——成母牛群(可以细分为干奶牛群泌乳牛群以及部分病弱牛群) 将奶牛分群饲养有很多好处: ★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保证奶牛的健康; ★保证奶牛在24月龄的时候能有一个合适的体重和体格; ★饲料的运输更加便利,而且能根据月龄提供不同日粮; ★更便于动物配种、治疗、转群时的观察和处理。
02规划布局
★牛流——奶牛的转群和泌乳牛挤奶的行走路线; ★人流——工作人员的行走路线; ★物流——饲草料运输路线、TMR饲喂车饲喂路线、原料奶运输路线以及污粪车的运行路线等的统称。 这三条“流线”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了整个奶牛场的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二、建造适当类型的牛舍提供最佳牛居环境
为处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奶牛提供最适宜的牛舍。 ★犊牛舍——清洁,干燥,防寒保暖,哺乳犊牛单栏饲养 ,断奶犊牛小群饲养; ★后备牛舍——具备治疗、配种、观察、饲喂、清粪功能 ; ★成母牛舍——关注通风、防风、降温、保温、干燥、强调舒适度。
根据通风方式不同,成母牛舍分为以下三种:
自然通风牛舍 自然通风牛舍是散栏式饲养技术产生以来运行最久,流传最广的牛舍建筑形式,适用于各种气候环境(除极端恶劣气 候),运行成本较低,依靠良好的屋面坡度和通风口保证舍内良好的环境。 隧道式通风牛舍 迄今为止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尤其适用于高温气候环境,运行成本中等,依靠山墙的风机强通风,沿牛舍形成纵向的隧道式通风带。隧道式通风牛舍的先进设计理念体现在夏天可以通过风机和喷淋或喷雾系统给奶牛防暑降温。冬天通过对卷帘的控制达到舍内自然通风的效果,自然通风牛舍大都可以改造为隧道式通风牛舍。
恒温牛舍 恒温牛舍是现代化奶牛饲养中,饲养密度最大,规模化效应最明显的牛舍建筑形式;适用于各种气候环境(尤其适用于极端恶劣气候),运行成本偏高,但高质量的舍内环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能力。2005年起源于美国,近年来是规模化牧场建设发展的趋势。
三、完善奶牛场设施保证奶牛舒适健康
牛舍内设施是与养殖工艺密切相关,与未来牛舍使用效果有直接联系的最重要的产品。牛舍内部主要设施设备有:牛颈枷、牛卧栏、挤奶系统、饮水系统、照明系统、清粪系统、通风和环境控制系统等。 自锁颈枷 满足畜牧兽医操作保定奶牛的需要。
 自由卧栏 提供干燥、清洁的休息场所。 
自控饮水池 满足奶牛对饮水卫生和温度的需要。

挤奶厅 整个牧场的心脏,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挤奶厅不仅是给奶牛提供挤奶的地方,它常常被人们比喻为奶牛场的“心脏”。 区域环境控制设备:卷帘窗、滑拉窗、顶开窗、风机与喷淋(喷雾)设施等。通风带和窗体设备保持奶牛舒适环境。侧面上下滑拉窗系统、肩部的肩窗系统、顶部的顶窗系统是现代奶牛舍环境控制最常用的手段。
 卷帘窗 利用卷轴及手动或电动机构卷动具有抗老化性能好、透光率高的卷膜材料,可形成牛舍侧面的窗体空间,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特点。
 滑拉窗 利用齿轮齿条传动带动窗体做上下平移,通风口的大小可依据牛舍的排风、除湿的具体要求随意调整。滑拉窗具有采光面积大、通风效果好、密闭性能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大型牧场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达到改善牛舍环境,提高奶牛福利待遇的目标。
 顶开窗 顶窗通风量占整个牛室通风的比例较大,从顶窗进入的气流遍及几乎整个舍体大部分空间。顶窗分为单翼式和双翼式。单翼式即一侧为固定采光带,一侧为可开启窗体。双翼式即为两侧均为可开启窗体。 
|